...

借鏡2018年,Fed縮表將引起市場波動!

金融市場

...

在2020年初開始的疫情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快速崩跌,甚至出現美股期貨融斷多次的情況,之後各國中央銀行開始進行史無前例最大規模的印鈔票動作,全球金融資產從崩盤到無限上漲的大多頭行情,而2021年中就開始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逼迫全球中央銀行不得不減少印鈔票的數量,甚至減少資產負債表。

這代表了2022年將是一個非常難操作的一年,非常容易出現從來沒看過的極端行情,再加上近年來全球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發展又更加龐大且複雜,出現二倍標準差行情的機率會遠比歷史來得高,金融市場是漲是跌不容易判斷,但波動率會增加是一定會出現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套更為彈性且機動的交易策略,不論是股票漲或跌都有機會獲利。

 

上次縮表發生什麼事?

2018年當時出現全球金融市場都無法獲得正報酬,沒辦法像過去一樣無腦多,股債資產配置遭到雙殺,且股市資產波動率大幅上升,而台灣在當時也出現了0206的台指選擇權賣方大屠殺事件,對於投資人來說,縮表年絕對是一個難度非常高必須謹慎的一年。

結論

2018年的縮表與2022年有什麼差異呢?

  • 衍生性金融商品:無限量化寬鬆下,造成極度投機行情,金融市場的選擇權規模更為巨大,未平倉量越多代表更容易出現大漲大跌的行情,尤其以美股的個股選擇權更為明顯。
  • Fed增加短天期融通工具:由於過去在縮表期間,形成短天期流動性缺口,利用美國公債進行RP的利率大幅攀升,之後新增的短天期融資機制應可讓金融業的資金不至於太過緊俏。
  • 史無前例的通貨膨脹:從2021年中後,在供應鏈問題與無限量化的助長下,通貨膨脹壓力非常巨大,而2022年的通貨膨脹不斷的創下數十年的最高,此舉將會無法讓各國央行再去做更多寬鬆的作為。
  • 資產價格評價高:現今股市的本益比與2000年網路泡沫時代看齊,金融海嘯前都未到如此水準,本益比就是本波股市下修的重點。

過去幾年Buy and Hold的Long only策略幾乎無敵,這個的假設就是在長期下,央行、政府與企業都是一個追求經濟成長,企業可以研發新產品開拓市場,政府可以執行財政刺激來讓經濟更加繁榮,而央行傾向使用寬鬆來促使經濟擁有充沛資金,所以在超長期下是一個好策略;但今年與明年會出現的卻是「去槓桿(deleverage)」的階段,對於中短期的股市操作有影響,對於超長期的投資其實不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