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三大法人—投信

金融市場


三大法人對於台灣股市的影響力甚大,普遍地來說就是就是參與金融市場最積極的金融機構投資人(Financial Institution Investor),三大法人有外資、投信與自營商,除了三大法人之外,還有另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基金,這個在後續的文章會再介紹,這三個大型法人機構的交易行為相當不同,希望這系列文章能夠帶來一些不同的內部觀點,而不只是在籌碼資料上品頭論足。

【金融市場】解讀三大法人—外資

【金融市場】解讀三大法人—投信

【金融市場】解讀三大法人—自營商


投信

投信就是我們常在電視上講「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的機構,投信的全稱叫做「證券投資信託」,在國外的名稱比較常聽到的為資產管理機構(Asset Management),投信主要業務為代為其他人進行投資操作,主要業務有共同基金、ETF與客製化代操,業務的衡量標準為資產管理規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 AUM),並從資產管理規模中抽取每年固定的管理費:

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的營運必須要養所謂的操盤團隊,包含有研究員、交易員與基金經理人(Fund Manager),主要以操作以中長期投資策略為主,像是投信研究員會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資訊,例如營收、財務報表或實地訪查,並彙整成研究報告給予基金經理人,基金經理人會做最終的投資決策,並交由投信交易員去執行買賣,主動型基金的績效主要比較指數與同業的基金,屬於一個相對績效的概念,只要超越大盤及超越同業,就代表是一個頂尖的基金,以量化交易的角度來說,就是比一個Alpha的概念。

養一個共同基金操盤團隊所費不貲,但近年來共同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又再下降的趨勢,國內外都多家資產管理機構均縮編主動式基金的配置,轉往近年來的趨勢—被動型基金。

ETF

近年來ETF的市場逐步擴大,除了市場上的投資人接受度越來越高外,另外有一些讓機構投資人鑽法律漏洞的投資機會,讓ETF市場擴張速度更快,相信大家常常會看到分析ETF的文章或課程,教導小資族或投資新手如何利用ETF進行投資理財,逐漸的投信將事業重心從傳統主動式操作的共同基金,轉變為被動機械化操作的被動型基金。

被動型的ETF只需要一個掛名的基金經理人,而國外將這個職位叫做Shadow Manager,就如字面上所說,這是個名存實亡的經理人,主要為PM的角色,以投信的角度不需要花每年高額的薪水或獎金來養一個研究操盤團隊,只需要少少的人就可以運行,而且多檔ETF也不一定需要新增人力,相信未來主動式操作的共同基金將逐漸式微。

客製化操作

這類業務一般人可能比較少聽到,大多是法人機構或政府與投信合作的架構,例如政府的護盤代操基金,有不少資金就是委託各家投信機構去進行投資,又或著一些公家或私人的退休基金也會有配置在代操這塊,代操就可以與投信協議個別的投資風格,從商品的偏好到基金報酬屬性都可以進行客製化,例如年化波動率要多少以下,或長期年化報酬率想多少以上。


結論

投信對於台股個股的操作是屬於一個比較有延續性的交易,例如今天買了部分後,後續幾天也可能會持續加碼,反而像外資或自營商就容易短線當沖交易或隔日沖交易,而投信有另一個特點,經理人之前都會互相猜測對方進行在買什麼股票,如果對方買到了大漲的股票,績效上就很容易拉開距離,而別人買什麼我買什麼就會變成一個差不多的局面,所以也是會有投信間互相跟單的狀況,趨勢性的走勢就更容易形成,所以在判斷投信對於中小型股票的籌碼,算是一個有相對有效果的策略。

以利益的角度來說,投信的角色並不一定站在投資人的角度設想,所謂的淨值畢竟是一個會計上清算的名詞,很多無形的費用都會對於淨值減損,這些扣除管理費之外,再額外扣減的部分,操作好壞與資產管理機構的獲利或人員的獎金並沒有太大的誘因,主要業務為賺取固定零風險的資產管理費率,而投資人的行為怎麼樣會持續將資產放在投信的基金中呢?答案就是「套牢」,你可以思考一下自己,賺錢的時候是不是腳底抹油隨時都想跑,而套牢的時候卻想繼續跟他拚拚看呢?所以投信的基金如果出現連環套牢的狀況,對於公司的管理資產來說是相當有利的。